文章詳情
所在位置: 首頁> 技術文章> 其它>

當今**麵臨的主要大氣環境問題

日期:2024-03-01 23:02
瀏覽次數:4869
摘要:

當今**麵臨的主要大氣環境問題【玻璃鋼脫硫除塵器】
****的環境**20世紀70**後期已有所**。我國的環境**也沒有隨國民**的**速度而惡化,環境汙染得到一定控製。但是,當今**仍麵臨人口膨脹、資源枯竭、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等問題。就大氣環境汙染而言,主要是**性的溫室效應、酸雨和臭氧洞等問題。

1.3.3.1 溫室效應
隨著大氣中某些痕量氣體含量的增加,引起地球平均氣溫升高的現象,稱為溫室效應。這類痕量氣體,稱為溫室氣體,主要有CO
2,CH4,O3等,其中尤以CO2的溫室作用*明顯。

CO2等產生溫室效應的機理,普遍認為與CO2等溫室氣體的物理性質有關。這些氣體對來自太陽的短波輻射具有高度的透過性,但能吸收地麵的長波輻射。CO2的強吸收帶在12. 5~17.0um之間,其他溫室氣體的吸收帶大多在7.0~13.0um範圍內。由於CO2等溫室氣體的含量在大氣中的增加,使大氣層吸收地麵的長波輻射能力增強,導致大氣層溫度升高,氣候變暖,形成溫室效應口。

眾所周知,燃料燃燒的主要產物是CO2,隨著**人口的增加和**的迅速**,排入大氣的CO2*來*多。據估算,過去100年通過燃燒排人大氣的CO2約為4. 15 X 1011t,使大氣中CO2含量增加了15%,使**平均氣溫上升0.83℃。該數字與百年來**氣溫升高記錄接近。有人估計,按照目前化石燃料用量的增加速率,大氣中的CO2將在50年內加倍,使中緯度地麵溫度升高2~3℃,*地升高6~10℃。果真如此,溫室效應將給人類的生態環境帶來難以預測的後果。盡管溫室效應不是氣候變化的惟一因素,也有人對溫室效應提出種種疑問,但CO2等氣體濃度的增加是肯定的,溫室效應已引起**社會的普遍關注。

1.3.3.2 酸雨

酸雨是pH值小於5.6的雨、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氣降水(如霧、露、霜),是一種大氣汙染現象。空氣中CO2的平均**濃度約為621mg/m3,此時被CO2飽和的雨水pH值為5.6,故清潔的雨、雪、霧等降水呈弱酸性。由於人類活動向大氣排放大量酸性物質,使降水pH值降低,當PH5.6時便發生了酸雨。

形成酸雨的主要汙染物是SO2**3等。以SO2為例,大量SO2進人大氣後,在合適的氧化劑和催化劑存在時,就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硫酸。在幹燥條件下,SO2被氧化成SO3的反應**緩慢;在潮濕大氣中,SO2轉化成硫酸的過程常與雲霧的形成同時進行,SO2首先生成亞硫酸(H2SO3),而後在鐵、錳等金屬鹽雜質催化下,被迅速氧化為H2SO3。

酸雨的主要危害是破壞森林生態係統和水生態係統,改變土壤性質和結構,腐蝕建築物,損害人體呼吸道係統和皮膚等。酸雨在**上分布較廣,可以飄*國境影響他國。*早**酸雨之害的是瑞典和挪威等**,而後是加拿大和美國東北部,我國華南等地區也出現了酸雨。酸雨是**社會關注的**環境問題,我國正積*采取控製措施,規劃l酸雨控製區,控製SO2排放總量等。

1.3.3.3 臭氧層被破壞

臭氧是大氣中的微量氣體之一,主要濃集在平流層20~25km的高空,該層大氣也稱臭氧層。臭氧層對保護地球上的生命、調節氣候具有*為**的作用。但是,近幾十年來,由於出現在平流層的飛行器逐漸增多,人類生產和使用消耗臭氧的有害物質增多,導致排人大氣中的**s,氯氟烴等增多,使臭氧層遭到破壞。以氯氟烴為例,它在對流層內性質穩定,進人平流層後,易與臭氧發生反應消耗臭氧,使臭氧層中03濃度降低。

臭氧層被破壞的危害有以幾點:

①臭氧層破壞使大量紫外線輻射到地麵,危害人體健康。有人估計,臭氧層O3體積分數減少1%,地麵紫外線輻射增加2%,使皮膚癌發病率增加2%~5%。

②臭氧減少會使白內障發病率增高,並對人體**係統功能產生抑製作用。

③紫外線輻射增大,也會對動、植物產生影響,危及生態平衡。臭氧層破壞還將導致地球氣候異常,帶來災害。防止臭氧層破壞己成為全**關注的問題,受到**界和各國**的高度重視。《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》、《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*利爾議定書》等**法律文件,都是為保護臭氧層製定的。我國非常重視臭氧層保護工作,已簽署了有關文件。

除溫室效應、酸雨和臭氧洞等**性的大氣汙染之外,由於汽車數量的迅速增加**、CH、苯並(a)芘和Pb等汙染也是不可忽視的當今大氣汙染問題。


網站地圖